——beat365官方最新版创新科研工作模式纪实
编者按:12月22日《许昌日报》在第八版整版以题为《协同创新天地宽》报道beat365官方最新版近五年以来科研工作的创新发展情况。单从科研专利这一块来说,五年前是个位数,而2017年一年就授权37项。近五年总计专利授权62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5项。详细内容如下:
本报记者:罗校远 松召峰 通讯员: 任洪德
在近日公布的2017河南省众创空间项目名单中,beat365官方最新版先锋众创空间项目成功入选。该校成为河南省入选省级众创空间的第二家高职院校。这是该校继2015年成功获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后又一省级科研与创新创业基地。
近年来,beat365官方最新版重视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通过产教深度融合、组建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团队,搭建校企协同创新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完善科研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促进科研工作开展。学校结合许昌市和中原经济区产业行业特点和学校专业发展实际,重点开展与区域经济密切结合的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研究项目,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学校服务能力提升方面的有效作用,大力开展“技术服务企业、师生创新创业”两大活动,与许昌烟草公司和许昌同兴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昌中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等中小微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推动学校科研成果的产出。
突破“瓶颈”,科研工作成绩斐然
科研,是高职院校的软肋。
曾几何时,科研工作是beat365官方最新版的“不毛之地。”
由于学校是从三所中职学校、一所成人教育学院合并升格组建的,办学历史短,家底薄,科研条件差。学校成立之初,连像样的实训基地都没有,更别说支持科研了。教师们从中等职业教育转型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上都面临着挑战,做科研更像是一种奢望。不知道高职院校科研做什么、怎么做、担心做不成,是不少教师当时的真实写照。条件差、基础薄、能力弱,导致学校科研工作成为发展中的“短板”。然而,学校近五年来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各种有关学校建设发展的新闻报道频频见诸媒体,科技创新工作也开展得红红火火,科研成果呈“爆发式”增长。从下面一列数字可见端倪:
专利:五年前是个位数,而2017年一年就授权37项。近五年总计专利授权62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5项。
校企合作技术研发:五年来,与许昌同兴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烟草农机具大小10余项。其中,多项填补国内烟草农机的空白。校企双方共同研发出的系列烟草专用农机具共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成果16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外观专利11项;获得许昌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河南省烟草公司科学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
省级项目:五年来,获得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4项,人文系教师连续三年获得河南省高校教师著作资助。
国家级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2项,国家在线课程1项。
科研机构:五年来,获批省级科研机构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与企业合作共建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
这所仅有16年高职办学历史的学校是如何突破“科研”瓶颈的呢?
破除迷思,高职院校如何搞科研
“教师起点低,学校刚成立那些年,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搞科研;高职院校的科研都有啥,不清楚;教师对高职院科研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到,认为教好技能就行了;教师底气不足,不晓得自己能做成啥,缺乏科研自信。”beat365官方最新版党委书记袁海涛在兄弟院校来访时介绍说。“要破除教师心中的疑团,就必须理清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任务。弄清楚什么是高职,要办什么样的高职,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高职教育的使命就是为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一旦把这个搞明白了,高职院校的科研任务就弄清楚了。”
在许多场合,袁海涛总是不厌其烦地宣讲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鼓励教师积极下企业搞应用研发:“科研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任务,学校该如何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如何为企业服务?如何跟上许昌产业升级转型的步伐?这是教学问题,也是科研问题。校企合作一定是互惠互利的,不能一边倒。高职院校得有作为,得有为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院长谭水木来自许昌学院,长期工作在本科学校,对两类性质不同的学校的科研状况感受很深。通过比较,他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重点有着非常准确的理解:“在科研工作上,我们既不能因为自己是职业院校而无所作为,又不能要求过高。与普通本科高校比,我们的科研重点应该放在教学科研和横向技术研发上。尤其要开展与中小微企业的合作研发,这是我们科研工作的最准确定位。”高校科研创新,涉及面很广,高职院校找准自己的定位,就为教师指出了努力方向,消除了教师的为难情绪。目标明确后,教师们的干劲就更足了,教师们不再怨天尤人,也不再妄自菲薄,一时间,兢兢业业搞教学、踏踏实实做科研蔚然成风,俯下身子到企业去,深入车间、实验室寻找横向课题的教师渐渐多了起来。科研,为beat365官方最新版的校企合作增添了更多的内容,为校企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协同创新,高职科研的必经之路
科研兴则学校兴,科研强则学校强。
2015年8月,该校与许昌中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申报的“许昌市电气与自动化教学实训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校企双方正式开启了电气教学设备新产品研发与推广的合作。研究中心由企业投资、校方提供场地,学校研发人员参与企业的技术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在该中心成立以前,双方在教学设备研发、双师教师培养、学生实训方面已经合作多年,有成熟的合作基础。那时的合作主要偏重于实训教学,即以公司为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故障分析和诊断等方面的教学实训。中心成立后,双方拓展和深化了在技术改进、产品研发与推广方面的合作。机电工程汽车系教师宁玉伟、杨一平、蒋万翔、王俊豪等老师立足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向,参与了公司风力机、太阳能互补独立运行系统/并网系统等系列实训平台项目研发,开发了多套电气教学设备立体实训系统,设计出由首页、教学演示、仿真实训、教学资源、考核管理和系统管理六个子系统组成的电气教学产品。许昌中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在获利的同时,也不忘回馈学校。公司选派优秀技术人员到该校修复电子实验室和 PLC 实验室部分损坏的实验台,抽调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帮助学校设计电子设计制作、风光互补技能大赛方案,指导、培训参加省赛国赛的师生。2012年以来,校企双方合作开发的ZY-II 型新能源风光互补综合实验仿真装置设备连年应用于河南省高职技能竞赛;共同开发的高低压配电、可编程控制、电子电工、机床电气等多种教学实训产品,远销省内外企业和多个大中专院校,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
许昌同兴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致力于烟草专用农业机械的研发、生产、推广与应用的科技型企业。学校认为,许昌是全国烟草产业链最齐全最完善的地级市,搞烟草农机开发,大有可为。早在2006 年,学校就依托机械、电气研发方面的优势与许昌同兴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昌市烟草公司的合作。十年来,三方就技术、科研、专业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在技术和科研方面硕果累累。共同研发出了烟草起垄机、烟草铺膜机、烟草智能装盘播种机、智能烟草剪叶机、烟草移栽机、烟秆拔除机、烟草育苗盘清洗机、山地烟草移栽机、烟叶采摘机等一系列烟草生产专用农业机械,这些研究课题均通过省市级科技成果鉴定,并多项获得省市级科学技术成果奖。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2016年,三方合作升级,组建了许昌市烟草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将联手打造一所河南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烟草农机研发机构。
扶植兴趣特长,精准挖掘教师科研潜力
“我参与市烟草公司、同兴科技公司烟草农机研发多年了,我喜欢搞这个。”张传斌是beat365官方最新版机电工程汽车系的教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作为许昌市烟草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骨干成员的他,在许昌市烟草农机开发方面很有名气。
搞教学,张传斌有一套,搞研发,他更有两手。张传斌属于喜欢动手装装拆拆、喜欢创造的人,他的兴趣和特长早就被学校发现,学校积极鼓励他利用课余时间和企业合作搞研究。机电工程汽车系两任主任对他的科研工作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科研团队组建、教学工作安排上充分照顾他的科研任务。机电工程汽车系主任杨富营、党总支书记马建民是业务型干部,本身也是科研能手,对教师的科研指导针对性很强,精准挖掘了教师的科研潜力。机电工程汽车系不少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与两位系领导敏锐地发现,精准地培养分不开的。杨富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给喜欢搞科研的人提供一个平台。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可以由企业提供研发经费,学校提供研发人员,互利共赢。”“针对许昌烟草农业生产开发农机产品,对现有烟草农机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改进,这是三方多赢的事。对企业来说,节约了研发成本;对烟农来说,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生产力;对学校来说,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教师又把企业的生动案例引入课堂,促进了教学。三方受益,何乐而不为呢?”在学校领导和系领导的鼓励下,张传斌、燕亚民、汪宏侠、潘春梅等多位教师信心倍增,组成研发小组,通过多年的奋战,“烟叶采收植保机研发与推广”“许昌烟区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配置研究”等系列成果相继推出:
YCPB-2000烟草智能播种机,
3YZJ-1智能烟草剪叶机,
12YZS-1自走式烟草移栽机,
YQ-2 双垄起垄机,
YB-1烟杆拔除机,
YP-1 烟草铺膜机,
2YZB 拖挂式烟草移栽机,
1YSG-1型烟草施肥起埂机,
1YWS-1型烟草挖坑施肥机,
TX-12型烟草定量穴灌追肥机,
YLZ-01型烟苗联合移栽机,
GYT-01型烟叶采收植保机
5YBG-1型烟叶编杆机......
23项烟机产品,分别解决了烟田追肥、播种、育苗、移栽、剪叶、采收、烟秆拔出等机械化问题,受到烟农的欢迎。研制的产品通过协同企业转换为生产力,为企业增加效益近千万。
之后,机电工程汽车系教师搞科研的劲头更足了,个个要求加入到研发团队中,教师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也随之大大增强,培养出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十分抢手。
张兰花教师是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博士,研究方向为魏晋文学和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兰花博士毕业后,回到学校,学校为继续她的研究,给她配备了专门的研究室,为她的研究中心划拨了专门的研究经费。张兰花博士也不负众望,为学校申报河南省非物质文遗产研究基地立下了汗马功劳。2016年隆冬,她带领团队冒着严寒深入乡镇,走乡串户,到传承人家中访问,搜集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采集许昌非遗生存的第一手信息,着手建立许昌市非遗数据库;她积极与许昌市文化局合作,并多次到神垕拜访钧瓷著名企业和钧瓷大师,精诚所至,终于将许昌市第四届钧瓷烧制技艺项目传承人授徒技艺大赛暨许昌市第二届传统工艺展演展示活动引入校园;通过许昌市文广新局、禹州市文广新局的牵线搭桥,以借展的方式,将著名传承人的钧瓷作品介绍到校园,在校内建立了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优秀作品展馆。国家级非遗项目钧瓷烧制技艺进入校园,引起了师生的广泛重视和喜爱。为保护、传承钧瓷烧制技艺,学校众创空间建立了钧瓷工作室,购置了钧瓷烧制设备,爱钧瓷、赏钧瓷、做钧瓷、烧钧瓷系列活动点燃了广大学子对祖国宝贵技艺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火。政校合作、校企合作为学校的非遗研究、钧瓷文化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钧瓷,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文化名片。
“学校制定了科研奖励办法,对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进行奖励,从而有效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科研外事处处长关中梅介绍说。教学科研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不仅密切了校企关系,还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学改革项目、立体化教材建设等教学改革均以科研立项方式推动,所有改革创新都是科研立项的内容,并给予资金支持。教学与科研不会出现“两张皮”现象。
结束语:
职业教育长期参与、关注企业问题,与市场、与企业结合紧密,了解市场与企业所需,这是高职院校科研的优势。高职院校各专业要加强与中小微企业的紧密合作,企业遇到的问题往往就是研究的课题。校企协同创新,是beat365官方最新版科研工作取得累累硕果的优势所在。找对了路,道路就越走越宽广。有了科研的支撑,高职院校技术服务能力才能提高,服务社会才不会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