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学习雷锋见行动 “三平”之中做贡献

  • 时间:2016-11-08
  • 点击:
  • 作者:
  • 责任编辑:zxb
  • 来源:

学习雷锋见行动 “三平”之中做贡献

——学习雷锋见行动、“三平”之中做贡献教育实践活动电视电话动员会发言摘要

322日,学习雷锋见行动、“三平”之中做贡献教育实践活动电视电话动员会在郑召开。雷锋精神是在平凡、平静、平常之中体现出来的为民精神、奋斗精神,学习雷锋精神关键在做。新时期“三平”精神,是雷锋精神在中原大地上的传承与弘扬,是雷锋精神在河南人身上的具体体现。深入开展学习雷锋见行动、“三平”之中做贡献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良好思想道德风尚、激发干部群众创业热情、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会议上部分发言摘要如下,以飨读者。

雷锋精神育英才三平精神铸师魂

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 张亚伟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平”精神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是雷锋精神在河南人身上的一种具体体现。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文化传承的主渠道、精神塑造的主力军,教育系统在弘扬雷锋精神、“三平”精神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更大的责任。

教育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按照省委和教育部对学雷锋活动的要求和部署,围绕“学习雷锋见行动、‘三平’之中做贡献”主题,以青少年学生和教师为重点,以社会志愿服务和师德师风建设为载体,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推动学习雷锋精神、“三平”精神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品牌化,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努力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和“三平”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

抓学习宣传,提高认识,营造氛围。各地、各学校要组织学生集中开展主题班日、队日、团日、党日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雷锋精神、“三平”精神。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开展以“学习雷锋、践行‘三平’”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着力弘扬和实践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在全省教育系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抓模范典型,树立榜样,示范引路。认真总结“雷锋火炬”传递30年的宝丰县城关一小、河南省第一所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平顶山雷锋小学等单位的先进经验;大力宣传被称为中国版“乡村女教师”的王生英、“画雷锋、学雷锋、讲雷锋”的小学语文教师孙永清等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师生。引导广大青少年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把学习“三平”精神落实到教书育人的日常工作中。

抓活动创新,丰富形式,求实求效。教育系统要重点抓好“五大活动”:一是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广泛开展文明礼仪、维护秩序、保护环境、爱粮节水等活动。组织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雷锋为民服务周”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高校学生扎实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二是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在中小学广泛开展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了解雷锋事迹,开一次班会、写一篇心得感受雷锋精神,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开展学雷锋实践的“六个一”活动。各高校要把弘扬雷锋精神、“三平”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三是征集活动优秀案例,发现、总结、推广我省教育系统组织活动的好方法、好形式、好成效。四是开展学雷锋标兵和师德标兵创建活动,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予以表彰。五是组织开展师德主题报告会和汇报会,充分展示学习实践雷锋精神、“三平”精神取得的成果。

抓理论研讨,提升层次,持续践行。发挥教育系统人才集聚的优势,鼓励、支持学生成立雷锋精神、“三平”精神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阐释新时期雷锋精神、“三平”精神的时代内涵,深入挖掘二者与培育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内在关系和融合方式,为全社会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系统要把弘扬雷锋精神、“三平”精神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与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目标相结合,与保持校园和谐稳定相结合,与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神圣使命相结合,让雷锋精神、“三平”精神成为我省广大师生员工坚实的思想基础,化为师生员工日常行为的指南和方向,成为助推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懈动力。

(稿件来源:转载:河南日报 2012326 第三版)


 

上一条:2012年清明节放假通知 下一条:2012年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

关闭

版权所有 © 2000  beat365官方最新版|地址:河南许昌市新兴路4336号 | 邮编:461000   办公电话:0374-2276999 
   招生电话:0374-2276888豫ICP备16037918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431号

关闭